“抢人大战”下连云港市人口吸引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2 09:21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阅读次数: 字号:【

这个春天颇不宁静,“抢人大战”在全国各大城市上演,送钱、送房、送户口……,随着人口结构的转型,单纯的人口数量红利时代走向尾声,抢人大战也是大势所趋。连云港市作为人口净流出地,研究掌握人口吸引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抢人大战”的背景

从人口学的角度看,人口资源稀缺性日益凸显。《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3年以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16-64岁)的数量始终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从1982年的6.25亿人增至2013年的10.06亿人,从而确保了国民经济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1200万,由此也形成了“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格局,2014年开始我国16-64周岁的适龄劳动人口首次出现下降,较2013年减少了113万人,此后更是连年下降。这也标志着我国“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与人口红利的衰减。专家预计全国人口总量拐点可能在2025至2030年之间出现,即总人口数开始减少。人口资源稀缺性已日益引起各方重视,城市人口吸纳能力成不少企业选择入驻城市的首要考量,即人口吸纳能力开始成为城市在市场化领域争取发展资源的重要竞争力。

从国家政策来看,今后政府资源配置将主要跟随人口转移。近年来国家相继召开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等文件,对新型城镇化作出系统部署,其中多处提出要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建设用地指标、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乃至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成本分担与农业转移人口挂钩政策。随着政策不断落地、完善,今后政府资源配置也将主要跟随人口转移,人口吸纳能力将成为涵盖市场化与政府性资源配置、城市间全方位资源竞争的关键指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先是南京、武汉、成都、西安、长沙等二线城市放出“送户口”、“送房补”、“免费租借办公区”等大招来吸引人才,再是力求控制人口规模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分别出台针对高端和相关产业的人才引进办法。不经意间,这场人才争夺“大战”已经在全国打响,战火蔓延至几十个城市。连云港市也积极融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把“人才强市”战略提高到新的高度,出台了人才新政20条、“花果山英才计划”等吸引人才配套政策。

二、连云港市人口状况分析

(一)总人口规模增速放缓。2017年市连云港市常住人口达到451.84万人,较2016年增加2.2万人,增长了4.89‰;连云港市城镇人口278.78万人,比上年增加8.1万人,城镇化率61.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常住人口总量扩张有所放缓,2014至2017年,连云港市常住人口分别比上年增加2.34万、2.2万、2.27万和2.2万,虽然总量上看变化不大,但因为人口基数扩大,实际上人口增速有所放缓。连云港市新增常住人口占全省的比重也从2015年的13.5%降至2017年7.2%,下降明显。常住人口的增加主要来自于两部分,一是自然增长的部分,一是净流入的部分。2017年,连云港市自然增长率为5.07‰,这一部分增加了2.29万人,大于实际常住人口增加的人数,提示我们仍有新增净流出的人口。

(二)流动人口呈净流出态势。2017年连云港市户籍人口为532.53万人,有80.69万净流出人口,且流出人口较流入人口更显年轻化、低学历化。2017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从年龄结构看,流入人口中的青年人口(15-34岁)占全部流入人口的51.8%,劳动年龄人口(16-64岁)达到81.6%,流入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占全部流入人口的31%,即连云港市流入人口中有1/3的人口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中年人口。流出人口中的青年人口占52.7%,比流入人口多1个百分点,劳动年龄人口达到88.6%,比流入人口多7个百分点,流出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占全部流出人口的10.6%,比流入人口低21个百分点,更多的流出人口受教育程度集中于初中学历,占比高达72%,即连云港市流出人口中有七成是拥有初中学历的劳动力人口,更多的本地年轻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镇,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入到经济发达地区,以至于流出地的劳动力结构相对失衡。这与流入人口形成鲜明对比。

(三)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逐年减少。从2010年开始,连云港市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占总人口比重逐年减少,由71.4%到现在的69.7%,少子化和流动人口导致了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但与此同时,人口的补充却不乐观,“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连云港市出生人口较往年有所增加,但较此前卫计委的预测还是低了不少,且这一部分未来劳动力人口对于延缓劳动力人口快速下降的趋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尚需要到2035年前后“二孩”新生人口大致进入劳动年龄时才会开始显现。因此今后连云港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面临劳动力人数下降的态势,“人口红利”开始消失。

三、连云港市提升人口吸引力的机遇和挑战

多年来,和苏南、苏中相比,连云港市在人才争夺中一直处于“劣势”和“被动”局面,但随着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连云港市面临的机遇也在增多,冷静思考连云港市目前面临的形势,仍然是挑战多于机遇:

从机遇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战略任务叠加区。当前连云港市承载着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核心区先导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性任务,这些重大战略的叠加推进,为连云港市的大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遇的机遇。连云港市作为三线城市正在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发展,人口规模扩张的动力较强,为连云港市吸纳更多的人力资源提供了机会,抓住这个机会,错位竞争,是连云港市在新一轮人才争夺战面临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二是宜居城市。连云港市依山傍海、山海相依,既有旖旎的滨海风光,又有清幽的云台圣境,是江苏唯一也是沿海中部少有的具有优美山海风貌的城市,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由于受海洋调节,气候类型为湿润的季风气候,略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宜人,是一座开放创新、生活宜居现代、环境绿色低碳的国际化海港中心城市。对于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的人们是一个巨大吸引。

三是“家门口就业”渐成新趋势。受自身承载力影响,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户口逐渐收紧,控制人口规模成为这些城市的一大命题。相反,随着二三线城市发展水平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家门口就业”开始成为新趋势。尤其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就近择业可以更好地兼顾事业发展与照顾父母的需求。而对于饱受大城市病困扰的一线城市来说,人才虹吸效应的减弱,也将减缓人口规模的进一步膨胀,这也是连云港市的机遇。

从挑战来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周边竞争带来的挑战。江苏各个城市都在千方百计、使出浑身解数,抢占吸引人才的“先机”。同时连云港的“近邻”徐州、盐城、淮安、宿迁、临沂、日照等市,近年来发展比连云港市要快,高速发展形成的“发展高地”对人才形成了强大的“虹吸效应”,连云港市要想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中获胜,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

二是价值取向带来的挑战。一是本地培养大学生对工资待遇预期普遍高于连云港市平均工资水平,他们更愿意乘年轻去大城市闯闯;二是大学生,特别是985和211学校的毕业生多选择相对稳定的国有及研究机构,民营及创业型企业高素质人才招聘困难。三是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职业虚荣心,觉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不会觉得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情,相反做管理比较体面,哪怕是低级白领,他们觉得自己的领子是白的,而不是蓝的。这样的一种循环,一方面导致人往高处走,另一方面造成大学生过剩、技工奇缺的局面。

三是交通带来的挑战。目前,连云港市面临的交通瓶颈在未来几年会逐步突破,我们现在正在吃着交通滞后带来发展的诸多苦果,但未来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对我们的挑战会更大,交通的便利化一方面带来资源流动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也会使区域间竞争更加激烈,会加剧人才与产业向竞争区域的流动速度,造成富者更富,贫者更贫的结果,学术上叫“吸血管现象”。这给连云港市人才能够留得住,并在短时期内产生与之相匹配的格局和体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是留住人才带来的挑战。相比大城市来说,小城市里人际关系的盘根错节、竞争环境的不公平以及筑梦空间的缺失,都是导致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尽管连云港市拿出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入驻,效果也确实立竿见影,但真正长期留在港城的少之又少,仍有不少高层次人才向一线城市“回流”。如此一来,非但没有帮助连云港市形成长期稳定的人力资本红利,到头来城市的未来发展还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让他们真正拥有实现梦想的舞台、发挥价值的空间和公平公正的环境,形成城市对人才的“虹吸效应”,发挥人力资本红利在城市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也是未来连云港市面临的一大挑战。

四、连云港市进一步提升人口吸引力的建议

抢人大战,抢的是资源,抢的是未来的市场需求,抢的是产业格局的机会。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集聚优质人力资源也好,优化城市人才和人口结构也罢,绝非一日之功,仅仅抛出吸引人才的福利政策是不够的,事业高度、生活品质、环境质量、医疗教育等,都是吸引人才的因素。应该在营造吸引人才的大环境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一)持续优化,巩固产业人口人才集聚力。实体产业是城市繁荣的基石,今后实体产业仍将是连云港市吸引外来常住人口的主阵地。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形成集聚效应;依托四大药企,加强医药行业创新能力培育,打造国家医药产业集群;深挖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物流、旅游、文化、金融、大健康等特色产业,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连云港标识的产业品牌。有了产业的聚集和大企业的聚集,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人才虹吸效应”。

(二)精细管理,营造独特城市氛围亲和力。年轻一代择业择居的新标准更注重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活氛围,这为连云港市强化特色优势集聚人口人才提供了新机会。通过规划引领,资源整合加强城市的顶层设计,坚持绿色发展、共享发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编织“上下贯通、条块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城市安全网,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整治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棚户区等重点地段,提升环境质量,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把连云港的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提升城市品质。

(三)跨越提升,增强均等化优质公共服务吸引力。人才除了关注城市的“硬环境”,也更关注城市文明、用人机制、法制化、市场化等“软环境”。一是要完善城市配套服务,比如商业、医疗、教育、旅游等配套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外地人才对连云港市的选择,甚至对连云港市的依赖;二是要打造平等、开放、包容、信任的人文环境,以及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制定更加接地气的创业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通过增强城市归属感、亲近感、优越感,保障人才能够安居乐业。通过种好“梧桐树”,主动“引凤筑巢”。

手机扫一扫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