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
发布时间:2017-02-20 09:26 信息来源:市卫计委 阅读次数: 字号:【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进一步发展全市全民健身事业,推进“健康连云港”建设,提高城乡居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6〕37号)、《江苏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苏政发〔2016〕163号)精神,结合连云港市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十二五”时期全民健身事业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二五”以来,我市把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作为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积极创建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全民健身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全民健身设施持续增加。市体育中心,东海县、灌云县、赣榆区体育中心,海州区、连云区全民健身中心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全市1432个行政村、227个社区建成体育健身工程,84个乡镇、街道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城乡全民健身设施全面覆盖,形成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建成登山健身步道、城市慢行系统、健身绿道200多公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3平方米,群众体育健身环境不断改善。

(二)体育社会组织活力不断增强。成立市级单项体育协会48个、健身俱乐部95个,县级体育社团113个、全民健身站点4017个。全市乡镇、街道均成立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和篮球、乒乓球、拔河等单项体育协会。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0人。民间体育组织、网络体育组织、广场健身队伍等健身组织大量涌现,居民体育健身的组织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以社区体育健身站点为点、体育社团为线,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化体育健身组织网络。

(三)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打造“港城健身大联动”活动品牌,每年举办全民健身日、农民体育节、老年人体育节、社区体育节、青少年体育联赛、职工运动会、全民健步走等系列活动,唱好冬长跑、夏游泳、春游园、秋登山“全民健身四季歌”,扩大健美健身、健身秧歌、龙舟、拔河等项目的品牌效益,创建“一县(区)一品”特色队伍和特色活动。每年开展面向基层、参与性强、普及面广、特色鲜明的健身活动500多项,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5.5%。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健美健身城市”、“全国健身秧歌城市”、“全国社会(休闲)体育示范市”、“全国拔河之乡”。

(四)科学健身指导水平显著提升。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配备国民体质监测车,每年测试人数3万人次,出具健身处方,发布人群监测报告,为科学制定健身计划提供依据。每个晨晚练点均配有3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一线指导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配发服装,采用微信管理,提高了上岗率。开展科学健身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四进”活动,每年举办科学健身讲座36期以上。定期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培训、技能培训、体育技能下乡等培训。开设电视、广播、报纸、新媒体体育健身专栏,设立手机APP,提供优质的科学健身服务。全市国民体质监测抽样合格率保持在94%以上。

(五)全民健身服务产业逐步壮大。积极培育体育市场,拉动体育消费。争取省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1940万元,扶持31个项目,在苏北位居前列。2013年出台市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累计投入700万元,扶持35个项目,全市规模体育服务产业年营运收入达30亿元。五年累计发行体育彩票31.2亿元,筹集体彩公益金超过2.5亿元。全市群众体育人均事业经费2.5元,彩票公益金使用比重达到56.9%。投入体育社团发展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社会投入全民健身事业资金显著增加,体育健身休闲市场日趋繁荣,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消费意愿明显增强。

二、“十三五”时期全民健身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同步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要求,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不断取得新进步,推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与“两个率先”相适应的“体育强省”。

2015年,市委、市政府从落实服务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健康连云港”的战略决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前移健康关口、预防疾病发生,提高生活品质、促进全民健康”原则,担当主体责任,明确工作职责,细化目标任务,有力促进了全民健身事业加快发展,为“十二五”时期全民健身事业长足进步注入了新的动力。全市健身设施、健身组织、健身活动呈现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市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二五”期间,全市全民健身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发展中形成的基本经验为指导和推动下一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科学指导与群众的实际需求有差距,健身群体发展不平衡,距离全人群体育还存在较大差距;体育设施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体育设施的维护、更新与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大型体育设施利用率不高,运营管理亟待改善;体育健身产业总量小、单体规模小等。这些问题是困扰我市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措施,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三、“十三五”时期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根本目标,以“健康连云港”建设为主线,不断满足群众健身和健康需求,着力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城乡一体、人群均衡、协调发展,着力打造山海休闲体育城市。

(二)总体目标

全面建成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形成覆盖城乡、组织完善、设施齐全、活动丰富、服务优质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提高市民身体素质水平。每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500项以上,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223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80万,占人口总数的40%,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城乡(不含在校学生)居民人数比例达95%以上。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以上在校学生人数比例达92%以上。

——增加全民健身设施有效供给。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乡镇(街道)基本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中心和2000平方米以上的多功能运动场,行政村(社区)基本建成100平方米以上的体育活动室和1000平方米以上的多功能运动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均建有健身公园和健身步道。建成体育公园70个,其中达到省级标准的超过5个。学校体育设施在保证教学需要和校园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实现向社会开放。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

——提高全民健身组织活力。全市体育社团总数达到60个,体育俱乐部达到120个,注册会员10万人。市属体育社团全部达到2A级标准,其中达到5A级标准的3个以上。乡镇(街道)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和2个以上单项体育协会实现全覆盖,万人拥有晨晚练健身站(点)5个以上,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6人以上。

——壮大全民健身产业规模。建成2个以上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建成年拉动健身消费500万元的健身俱乐部30个。体育服务业收入总规模超过50亿,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40%左右。

——打造山海休闲体育城市。加快建设沙滩体育公园和森林体育公园,打造连岛滨海体育健身休闲中心,环云台山山地体育健身休闲中心,环湖岛体育休闲健身圈。建设山海休闲体育旅游精品路线2-3条,体育品牌赛事3-4项。

——加强“一带一路”城市体育交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交汇点核心先导区建设大局,积极开展体育交流,建设中哈足球基地、拳击基地,开展城市体育交流比赛、活动5-6项,通过体育交流,密切城市间沟通,为扩大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节点城市影响力服务。

四、“十三五”时期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1.丰富全民健身活动。继续打造“港城健身大联动”活动品牌,“一县(区)一品”健身品牌。办好全民健身日、社区体育节等活动,唱好全民健身“四季歌”(春游园、夏游泳、秋登山、冬长跑),打造2-3个具有影响力的体育精品赛事。支持和鼓励开展小型多样、贴近生活、方便群众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发展健身跑、健步走、骑行、登山、游泳、排舞、球类、广场舞等传统特色运动项目,积极培育健身健美、户外、马术、瑜伽、海钓等休闲运动项目,支持推广传统武术、健身气功、拔河、龙舟等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大力扶持特色运动项目,鼓励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项目。

2.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向基层、乡村延伸,发挥市、县(区)、乡镇(街道)体育总会牵头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对基层体育组织的指导服务,引导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加强全市健身气功站点建设和管理,完成全国健身气功改革试点任务。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奖励制度,建立健身俱乐部联赛制度和业务运动员等级评定制度。制定政府购买健身服务清单,推动政府购买健身服务。

3.加快全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提升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的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建设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行政村、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提档升级。加强动态管理,及时维修、更新体育设施,保证体育设施安全运营。改善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打造全人群体育公园和体育活动场所。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在滨海、环山、沿河、环湖和公园、绿地广场、风景区等场所,建设体育广场、健身步道、健身驿站、生态体育长廊、自行车骑行道、健身休闲场地设施。推进户外营地建设,推广笼式足球场、拼装式游泳池、灯光篮球场、网球场等新型体育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和社会力量增设冰雪运动场地和设施。把足球场建设纳入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多样的三大球运动场地,参与现有场馆设施的管理运营,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率和使用率。

4.培育全民健身消费市场。着力培育体育消费市场,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作用,大力扶持体育健身产业发展。鼓励企业、体育社团发展体育赛事产业,积极开发体育旅游市场,努力拓展体育彩票市场。建设融体育、文化、休闲、商贸、旅游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促进健身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健身健康基地。支持体育用品生产销售、户外运动休闲、体育健身等体育企业发展。完善体育消费补贴政策,通过体育消费券发放,增强群众体育消费意愿,提高健身消费能力,调动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统筹推进人群体育健身协调发展

1.实施青少年体育促进计划。将青少年作为重点人群,实施《江苏省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提升计划》、《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纲要(2015-2020年)》。加强“连云港市体育特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实施教练员进校园计划,指导和推进学校在上好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的同时,促进三大球、田径、游泳、武术、轮滑、啦啦操、航模车模、健身气功等项目开展。实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计划,推进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设施向青少年和儿童开放。大力提倡建设青少年校外体育俱乐部、体育培训中心、户外活动基地、校外足球和篮球训练基地。确保学生在校每天体育活动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掌握2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2.加大在职人群公共体育供给。实施《江苏省在职人群健身指导纲要》,提高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职人群健身意识,发挥职工文体活动阵地和职工体育组织的作用,普及广播体操、工间操,推广球类、游泳、武术、健身气功、棋牌、健步走(跑)、骑行、健身、瑜伽、广场舞等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项目。鼓励街道、社区和社会健身组织机构为在职人群提供健身服务。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试和职工体质健康测定活动,建立和完善职工健康管理网络平台。将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健身服务同步纳入当地在职人员公共体育供给体系。

3.保障特定人群公共体育服务。实施《江苏省老年人科学健身纲要》,市、县(区)、乡镇(街道)依托现有体育设施建设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为老年人健身提供便利。创新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办好老年人体育节。指导和加强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工作,强化老年人科学健身指导和培训。定期发布老年人体质健康监测报告,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水平。实施“助残健身工程”,完善公共健身场所无障碍设施,增设全人群健身器材,为残疾人健身提供便利。研究开发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体育健身与康复项目,指导和帮助残疾人参与健身和康复活动。

4.推进全民健身城乡一体化。实现市、县(区)健康促进中心全覆盖,推行健康促进中心向乡镇延伸。在乡村巡回开展科学健身知识讲座和健身技能培训,开展乡镇体育工作人员定期培训。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农民运动会等城乡联动的全民健身活动。

(三)打造连云港山海休闲体育城市

1.建设山海资源型体育场地设施。积极开发滨海资源,建设滨海健身步道、体育健身长廊、体育沙滩公园。开展游泳、快艇、游艇、帆船帆板、沙滩排球、水上摩托艇、沙滩足球等滨海休闲体育活动。以云台山为重点,建设健身绿道、户外营地,打造以森林、山地为一体的森林体育公园,开展登山、山地马拉松、山地自行车、定向运动、攀岩等山地休闲体育活动。沿东盐河、玉带河、大浦河,打造城市休闲体育带,加快慢行系统(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健身驿站)、健身广场、健身路径、龙舟基地的建设。打造西双湖、月牙岛、塔山水库、潮河、硕项湖等湖岛生态休闲体育圈,增加体育基础设施,开展龙舟、皮划艇、徒步、骑行、垂钓等体育活动。

2.积极培育山海休闲体育赛事品牌。以江苏省最美跑步路线—连岛为依托,举办环连岛自行车、马拉松、铁人三项等体育赛事。积极扶持海滨大道自行车和马拉松赛,云台山山地马拉松、山地自行车、摩托车拉力赛,花果山新年登山比赛等品牌赛事,培育龙舟、帆船等具有发展潜力的体育赛事。

(四)创新“体育+”融合发展机制

1.推进“体育+互联网”服务模式。完善“港城健身”APP服务功能,依托互联网,形成网络化传播平台,组织健身活动,发布健身信息,交流健身经验,营造健身氛围。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开展全民健身竞赛活动。建设健身器材巡查管理微平台、国民体质监测管理服务平台、体育场馆信息化管理系统、健身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系统,加快全民健身基础数据库建设,搭建“智慧体育云平台”,拓展新媒体功能。

2.推进“体育+健康”融合发展。将全民健身融入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系统,利用“全民健康社区行”等健康平台,加强运动健康的宣传,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运动方式。提升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中心(站)服务内涵,建设健康促进服务中心,建设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站和志愿者团队,为群众提供体质监测、运动处方、健身指导等综合服务。依托“健康小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市民健康档案,提供运动健身干预方案。开展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培育1-2个省级体育健康特色小镇。

3.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合理布局山、海、岛、湖、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的体育设施,开发骑游、水上运动、徒步等“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卡丁车、滑雪、漂流、滑草、高尔夫、射击、射箭、龙舟、汽车营地等体育旅游产品。将体育元素融入特色旅游小镇和全国重点小镇建设,建设体育旅游特色小镇。

4.推进“体育+文化”融合发展。普及健身知识,树立健身榜样,倡导“运动生活化”,传播社会正能量。重视武术、龙舟、舞龙舞狮、拔河等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整理,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将全民健身融入连云港文化产品博览会、西游记文化节、连云港体育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民间节庆等活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传承和弘扬地方特色体育文化。

(五)推动“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体育交流

利用连博会、中韩文化交流基地、中哈四地新闻传播与文化产业国际协作体等“一带一路”交流平台,加强国际国内体育文化交流。建立中哈青少年足球、拳击合作培训基地,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国内城际体育交流基地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和承办“一带一路”国际海域游泳赛、国际海钓赛、汽车摩托车拉力赛、城际足球赛等赛事和武术、健身气功国际交流活动。举办“一带一路”城市体育企业交流会、体育文化博览会、体育旅游博览会,加强国际国内体育文化交流。加入“一带一路”城市体育联盟,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城市体育赛事。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广泛参与、群众共建共享的公共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政府做好宏观规划、政策制定、资源整合、工作监督评估和协调跨部门联动。发改、住建、国土等部门合理规划体育用地,宣传、文化、教育、体育、科技、卫生、养老、残联、旅游等部门通力协作,按照职责,制定工作规划、落实工作任务。社会组织在健身活动的引导、培训、组织和体育赛事活动的承办等方面广泛参与。

(二)完善政策保障。将全民健身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制定和落实土地、税费、能源等各项优惠政策。市、县区两级出台和实施《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管理办法》、《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管理办法》、《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推动全民健身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三)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应将全民健身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增长机制。发挥政府财税优惠政策和专项资金的杠杆效应,通过安排扶持资金、设立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拓宽全民健身投入渠道,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对全民健身事业进行资助和捐赠。彩票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工作的比例不低于60%。

(四)加强人才建设。鼓励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从事基层体育管理工作,支持街道(乡镇)、社区(村)聘用体育专业人才从事群众健身指导工作,发展壮大基层全民健身人才队伍。注重培养民间健身领军示范人物、基层全民健身管理榜样人物的培养和宣传,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创新社会体育指导员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创新人才引入机制,对体育类专业人才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壮大全民健身专业服务人才队伍。

(五)健全绩效评估。做好全民健身评价指标的分解细化,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加强监督检查。体育行政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新建住宅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使用监督工作。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推进情况专项评估,不断提高群众认可度和社会满意度。


手机扫一扫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