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向农村低收入人口发放“健康红包”
发布时间:2018-06-11 15:19 信息来源:连网 阅读次数: 字号:【

日前,笔者从市卫计委获悉,为了满足贫困人口健康需求,我市印发《连云港市卫生计生健康扶贫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通知》)。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健康扶贫行动是以全市建档立卡的36万农村低收入人口、149个经济薄弱村为主要帮扶对象。预计到2020年,经济薄弱地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村低收入人口大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和保障,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

低收入人口将建立动态健康档案,落实医疗费用减免制度。作为健康扶贫重要部分,我市将对低收入人口实行建档立卡制度,将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范围,为每位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建立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实行低收入人口医疗费用减免政策。到2020年,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电子健康档案累计建档率90%以上。乡村医生每月上门访视不少于1次,定期为低收入人口开展健康体检,针对不同疾病类型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实施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患病情况定期报告制度,筛选确定重点报告病种,及时掌握农村低收入人口因病致贫、返贫家庭数及患病人员情况。

我市将下派300名以上人员到基层扶贫。设立医疗机构是我市提供健康扶贫重要因素。到2020年,每个建制乡镇设置1所政府办乡镇卫生院,每20至30万人口设置1所中心卫生室;力争6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建有特色科室;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达到省定标准,60%以上乡镇卫生院和10%以上的村卫生室达到省级示范标准,全市累计建成15个以上农村区域性基层医疗卫生中心。我市将重点加强近三年县外转出率前5至10个病种的相关临床和辅助科室建设。未来三年,每年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下派300名以上卫计人员到基层开展帮扶。

对患病低收入人口实行分类救治。我市将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20种大病专项救治工作,以县区为单位,进一步核准农村低收入人口中因病致贫、返贫家庭数。对低收入人口在公立医疗机构住院全面执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根据患病人口实际情况,按照大病、重病、慢性病进行分类,遵照“轻重缓急”原则进行分批分类治疗,积极协调市民政、财政、人社等部门,力争做到大病集中救治,重病兜底保障,慢病签约服务管理,能一次性治愈的,组织专家集中力量积极实施治疗,选择部分疗效确切、社会影响大的病人进行集中救治;需要住院维持治疗的,由就近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实施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上级医疗机构指导下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

此外,我市还将加大经济薄弱地区综合医改力度。力争到2020年将县域就诊率提高到90%以上。强化经济薄弱地区医疗卫生人才综合培养,到2020年,每千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达到3.5以上,争取城乡每万名居民有3.5名以上全科医生。未来三年对经济薄弱地区每年完成50名左右乡级医生和300名左右村级医生进修任务,培训1000人次基层卫生人员,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每年为基层招聘300名以上卫计人员,为基层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医学人才。与此同时,我市还将开展经济薄弱地区中医综合服务区建设,加大经济薄弱地区疾病防控能力建设,加强经济薄弱地区妇幼保健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扶贫工作,力争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手机扫一扫查看当前页面